荣国府申请退出![红楼]: 【终章】

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.jiugangbi.com提供的《荣国府申请退出![红楼]》 【终章】(第1/3页)

    第177章

    史苗虽然多年不进皇宫,但宫里多少年来都一个模样,只是今年翻了新,宫墙的颜色更鲜艳些。

    皇帝还算有点心,念及史苗年岁,没让她等太久。

    史苗恭恭敬敬给皇帝陛下行礼。

    “臣妇给陛下请安。”

    对于京营节度使一职。圣上早已考虑过荣国府,原本就是祖上之职,如今再让贾姓人来,算是继承祖业。

    荣国府一脉怕事谨慎,贾赦守成,虽有能力却并不出挑。

    圣上正需要一个听话的,不需要太过有能力的人。

    荣国府那位老夫人的举止,从太上皇时,皇帝就看在眼里,也是因她管束有方,荣国府一直十分低调谨慎。

    陛下原本想探探口风,顺便透露一丝自己的意向。

    哪里想到,皇帝陛下还没给荣国府安排事情,史苗自己先有事启奏。

    史苗掏出一本奏折,呈上去。

    “臣妇奏请陛下,增设女子科。”

    圣上被史苗突如其来的做法惊得一时间不知如何接话。

    “这……”

    史苗继续道:“臣妇膝下孙辈之中,有女天资卓绝,奈何因身份之限,不能为陛下尽忠,实乃憾事。”

    “女子虽然力弱,自古以来也有秦良玉者,从军者虽寥寥,但文书之事,却能胜任。”

    “只因陛下圣明,臣妇将近百年,每思及此,心念难安,故而奏请圣上,效仿前朝女官制,给知书识礼的女子们一条忠君之路。”

    自从林如海被调任回京,史苗就在谋划这件事,她不敢保证一提出就能得到上面的应允。

    但什么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,如今女子依着科举制式写文,已经见怪不怪,甚至只要有了佳作,都能广为传阅。

    故而这回圣上传召她进宫,史苗大约能猜到,多半是因为如今京畿卫队主管空悬。

    可史苗暂时还不想让贾家被皇帝陛下惦记上,林如海已经在兵部,要是贾家再掺和进来,等到诸事安定,龙椅上那一位肯定要调转枪头对准贾林两家的联盟了,甚至还有可能搭上一个史家。

    史苗在进宫之前就做好准备,若是圣上提及京营节度使,她就启奏增设女科之事,若是圣上没提,只是召她进宫和宫里的娘娘们说说话,她就让贾赦林如海这些人递折子上去。

    如今看来,老天都在助她。

    此事在皇帝陛下意料之外,却又在情理之中,这位老夫人历来很看重女子读书之事,京中出了名的疼爱小辈。

    那些文章圣上

    自己也是夸过的,况且女官制度,先前也不是没有过。

    只是咋然提起的事,皇帝当然不可能马上应允,暂且搁置:“容后再议吧!”

    待将史苗送走之后,皇帝陛下是怎么都想不明白,他明明是想提点一下荣国府,怎么变成荣国府给他出难题。

    于是第二日散朝,圣上专门把林如海留了下来。

    圣上皱着眉,像是仔细考虑过,把先前史苗递上来的折子给林如海看:“你岳母大人昨日递上来的,此事你可知情。”

    林如海看过几眼,不慌不忙道:“老人家先前是找臣商议过此事,只是……臣想不到,昨日递了折子。”

    这样一份折子,肯定不是心血来潮写的,当中提到有一点好处,圣上颇有几分心动。

    若内廷有女官,倒是可以分去不少宦官权力,当下宫中内侍多有心思腌臜,搅弄权势者,圣上正愁没人制衡。

    况且那些内侍,读书有限,有些事情上,肯定不如正经出身的女官。

    先前后宫里那些‘女官’,反而更像略有学识的侍女。

    林如海笑道:“臣觉得甚好,臣家中唯有一个女儿,若能同男子一样科举入仕,自是最好不过,她若有个一官半职的品阶,将来就算臣百年之后,也能安心了。”

    林如海如此不忌讳私心,没找冠冕堂皇的理由,反而让皇帝更放心。

    皇帝看他这样子,佯装怒气道:“你倒是说得轻巧,既然有此心,怎么不早早向朕给你女儿一个官做?”

    平心而论,林如海是皇帝手上让他最省心的一个大臣了,几乎是哪里需要哪里搬。

    处事公允,办事稳重,家中只得一个女儿。

    毕竟只有女儿的大臣,总比有一堆儿子的大臣让人放心。

    况且林如海这么些年,也没见结党营私过,更是对儿女婚事也淡淡的。

    不过当皇帝的也没想到,林如海竟然说得如此直白,甚至有些清新脱俗了。

    圣上看过林如海女儿的文章,这位林大人有底气说这种话,也不算妄言了。

    旁的差使不用说,论起草政令,交办公文一类,这林大人的女儿,未必会比翰林院的庶吉士差。

    林如海反而有理有据起来:

    “臣早就想求来着,只是家里那位老太太说,臣只为女儿求不妥,也该为陛下想一想。

    老太太说,臣的女儿要真的有本领,才好意思去求,与其求圣上恩典赐官,不如求圣上给个机会,不拘做什么都好,堂堂正正有个来路。”

    圣上看见林如海难得如此,反而笑了:“我看这章程尚可,你们下去议一议吧!”

    当皇帝的一松口,开女科的事就好推动了,林如海各处人缘都还不错,还有史家的帮衬。

    况且当下的女子科,又不和科举冲突,是为管理后宫和各府女眷事务,当然女子方便。

    京中不少官员深受宦官勒索之苦,对此更是求之不得。

    女子进入这个系统之后,若是表现突出,能力卓越,将来能做什么还未可知。

    好歹要先撕出一个口子,再徐徐图之。

    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让女子和男子走一模一样的流程,很多老东西和小东西,肯定会想尽办法阻拦。

    朝廷开女科的政令发出后,有人赞同,有人反对,更有人表示疑惑。

    不少人觉得女子科和选秀没什么两样,不必兴师动众,还要考男子考的东西。

    也有人说就该和男子考一样的科目,毕竟将来女子科选拔的人才也是要按品阶授官的。

    更多人就是想看个热闹,甚至等着看女子科的笑话,虽然江南那边文会如火如荼,但出类拔萃的也就那么几个。

    十年寒窗苦,岂是那么容易读出来的,毕竟女子要早早嫁人生子,将来恐怕考试的人都没有。

    也是这一年,史苗顶着将近八十的高龄,又下了一回江南。

    贾赦思及母亲年迈,请旨随母亲离京,圣上只能把先前对贾府的打算暂且放到一边,允了贾赦的请求。

    史苗特意往金陵一趟,便是为了给学社取名。

    众人都知是这位夫人一力推动了女子科举,况且先前选种选育、改良织机、农桑手册、养生手册都在她主持之下,无不钦佩。

    学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【旧钢笔文学】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