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日回信: 16、第 16 章

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.jiugangbi.com提供的《昨日回信》 16、第 16 章(第1/2页)

    这一段视频非常短,顾瑶章只说了几句话就结束了。

    陆书屿浅浅呼了口气,不知道为什么,每看一次视频,她都觉得自己轻松许多。

    心灵上的枷锁,心尖上的伤痕,似乎都被这急匆匆的旅程和顾瑶章的笑脸所驱散,人生变得不再那么沉重。

    这就是瑶章带给人们的力量。

    沈新华看对面两个人久久不言,也没有立即开口,她安静坐在那,目光看向落地窗外碧波荡漾。

    一年四季,潮汐不停。

    “我第一次有记忆,就是来这里看海,阳光院的孩子没什么玩乐,我们都是在海边长大的,以前的时候捡贝壳,挖螃蟹,都能是美味一餐饭。”

    沈新华语带怀念,对于旧日的苦难,并不觉得痛苦沉重,她很平静诉说着曾经的过往。

    数十年过去之后,所有的苦难似乎都已经灰飞烟灭了。

    “我那时候五六岁的年纪,父母都在战争里过世了,因为没有其他亲人,只能成了孤儿,”沈新华说,“可阳光院却一点也不像是孤儿院,顾姐姐不能经常过来,可她每一次来的时候,都会给我们带很多没见过的美食和玩具,阳光院照顾我们的阿姨叔叔们都无儿无女,他们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。”

    “后来我长大了,才知道因为顾姐姐给的工资高,工作的阿姨叔叔们也是她亲自挑选的,都是很有爱心的人。”

    “一直到现在,其实孤儿已经比我们那个年代少了很多,但还是有身体不健全的孩子被父母抛弃。”

    “这间阳光院,已经设立七十年了。”

    沈新华说:“等我们这些老家伙都不在了,也会有人继续留下来,照顾无家可归的孩子,一代又一代,阳光院出来的孩子,都善良而勇敢。”

    陆书屿和顾昔闻认真听着,似乎能看到当年的孩子们,蹒跚着从阳光院来到沙滩上。

    七十年前,这里肯定不是如今模样。

    但海依旧还是那片海。

    “沈馆长,您跟瑶章老师都是我们的榜样。”

    沈新华摆摆手,只说:“我就是告诉你们,没什么过不去的坎,只要人活着,就有希望。”

    “这话可俗套了,现在年轻人都不兴说,但道理就是这个道理。”

    陆书屿却笑了一下,说:“年轻人还是喜欢说的,不说几句,加班的时候怎么撑住。”

    一时间,三个人都笑了。

    沈新华就说:“好了,不说那么多废话,来来来,我们去拍照。”

    这里也要拍照啊。

    他们两个倒是很听话,跟着沈新华一起出了图书馆,沈新华叫了个年轻小哥,说:“小李,你拍照技术好,来,给我们拍几张好看的,记得把美颜打开。”

    小李笑嘻嘻:“得嘞,请好。”

    沈新华看起来比周听鹤严肃得多,却格外喜欢照相,寒冬腊月里,陆书屿和顾昔闻被她拉着绕着整个图书馆两圈,各个角度的打卡点都留念后,才放终于觉得满意了。

    “不错,小李技术就是好,这可是我们游客御用摄影师。”

    拍完照,沈新华把照片发给陆书屿,大手一挥:“去忙你们的吧。”

    说完这话,沈新华转身就回了图书馆,只留给两个人英姿飒爽的背影。

    陆书屿:“……”

    陆书屿感叹:“瑶章老师的朋友都这么独特。”

    顾昔闻想了想,说:“我似乎听方特助说过,这边的负责人是位非常干脆利落的女士,应该就是沈馆长了。”

    说完这话,一阵冷风吹来,吹动了陆书屿额前碎发。

    顾昔闻手里拿着那本《心路》,低头看了看陆书屿,忽然说:“姑婆说让我们去看看海,走吧?”

    “好,”陆书屿裹紧围巾,跟他一起顺着栈桥往下走,“还好有栈桥,我只穿了一双鞋,弄上沙子可没得换。”

    顾昔闻同她并肩而行,两个人只走到了栈桥最末端。

    距离大海,还有五十米的距离。

    大海碧蓝,波涛不停。

    顾昔闻忽然说:“两个人看海,跟一个人看海不一样。”

    一个人看海只有孤独,但两个人一起看海,却有一种放松翱翔的快意。

    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能随着浪花远去,被掩埋在大海深处,再也不会侵扰心智。

    陆书屿深吸口气:“是啊。”

    他们安静站了很久,一直无言看着大海,直到陆书屿动了动脚,顾昔闻才说:“太冷了,回去吧。”

    坐上车,顾昔闻就问方特助:“回去安排一下,让人力额外招聘管理人员,专门对接阳光院,老人家年纪大了,不应该事事都要操心。”

    主要还是瑶章。

    她这几年看起来精神矍铄,但她身体其实每况愈下,今年都已经病倒过两次了。

    顾昔闻不想让顾瑶章一生心血都白费,他之前提议过,让集团接手管理阳光院,当时姑婆是拒绝的。

    顾瑶章没有结婚,阳光院和作品就是她的儿女。

    她不放心交给别人。

    陆书屿没有说话,等顾昔闻安排妥当,才问:“我们要去武阳山吗?”

    方特助已经查到了行程信息:“顾总,陆小姐,从青城飞去武阳没有直达的航班,如果坐高铁差不多八个小时,换乘一下是六个小时,如果坐飞机到省城是一个半小时,再转车大约四个多小时。”

    这样一算,时间差不多,总要今天傍晚抵达武阳了。

    方特助定不下来,只能询问。

    一般而言,高铁会舒适很多。

    顾昔闻问陆书屿:“你觉得呢?”

    陆书屿想了想,还是说:“坐高铁吧,中午有车次吗?”

    顾昔闻颔首,看了一眼方特助。

    方特助就说:“有的,我这就订票,一会儿回去就要赶往火车站了。”

    “方特助,麻烦你了。”陆书屿说。

    顾昔闻却在想线索,他思忖着说:“按照姑婆的线索和视频,她应该是要我们爬山到山顶,才会有新的线索。”

    “坐高铁过去也好,不会那么累,明天好爬山。”

    陆书屿问:“顾先生,你爬过山吗?”

    顾昔闻想了想:“公司团建的时候爬过几次,不过都不高,半天就到顶的那种,武阳山可不一样。”

    武阳山可是名山之一,陆书屿查了查,要想爬完武阳山,不光要自己攀登,中途还有缆车,一早上山,到了落日之前才能下山。

    可是个漫长的过程。

    如果没有常年爬山的经验,会觉得非常辛苦,不一定能靠自己攀登到山顶。

    “实在不行,我们就慢慢爬,姑婆说过让我们慢慢领略风光,如果专为寻找线索,反而辜负了姑婆的一片苦心。”

    陆书屿呼了口气:“也是。”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【旧钢笔文学】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